《道医秘本》48页PDF电子书下载。
脉息成因 人身之脉息乃先天之原气也,始起于肾中动气。人之成胎,两肾先生,故曰先天,两肾中间白膜相连,即肾系也。又谓命门结束于脊十四椎下即命门穴(肾俞穴),上循脊骨生髓一条,即督脉也,督脉上头生脑,在脑前有窍又通于鼻,以为呼吸。肾中动气为水中之阳,外通天气,为生命之根。两肾薄膜包裹,此膜发于肾系,乃三焦之源。肾系下连网膜又有气管由肺而下,附脊下至命门穴,再透网膜达于丹田。两肾属水,肾系属火,又为三焦发源之所,故命门相火布于三焦,三焦即上中下油膜也,所以三焦资生于肾间动气,乃原气之别使,主通行上中下之气。下焦秉原气上达于中焦,在中焦受后天脏腑水谷精悍之气,二气相合,成为宗气。宗气再达于上焦,始经历乎五脏六腑,又分为三:精气即归于心,化成营血,随心宣化,灌溉五脏,洒陈六腑,又随各脏腑之经道贯穿于脉管之中;悍气即归于肺,化成卫气,散布于肺,又随各脏腑之经道循行于脉管之外;原气即归肺,循喉咙出于鼻口,呼则由腹上膈归肺出于鼻,吸则由鼻入脑归脊至丹田,随气管上下以为呼吸,摧动着脉内营血、脉外卫气运行周身,是为脉息。